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科协动态

加强农村科普工作 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被阅读2591次,日期:2007-08-14 08:00:00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6月下旬,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周国华、黄绵寿的带领下,对我市农村科普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表明:近年来,我市科协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针,依靠市直学会(协会)、县市区科协和全市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科普示范创建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507个,其中县级农科协28个,会员5120人;乡镇级农科协457个,会员7.2万人,农技协覆盖9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村;建成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5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科普示范乡(镇)12个,争取国家科普惠农兴村项目12项,省科普助力新农村项目5项。农村科普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1、农村科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观念和机制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虽然近几年来农村科普工作的观念随着形势发展不断更新,新机制在探索中有所进展,但大动员、大合作的观念尚未树立;社会化、开放性、外向型的农村科普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益性事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科普主动性、积极性的措施和办法不多,动员科技工作者服务农村科普的政策和措施不力,社会广泛参与的程度不高,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部分领导群众科技意识不够强,科普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科普工作尚未真正走向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的轨道。

2、科普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不力,科普经费特别是县市区的投入严重不足。今年省委鄂发[2007]8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政府对科普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要求落实科普投入应在各行政区域总人口人平不低于0.3元的基数上,年实际递增不低于10%的投入指标,并列入市财政预算,计划单列,专款专用。我市现有640万人口,按人均0.3元的标准计算,2007年我市科普经费应为192万元,而今年科普经费预算为65万元。?

3、科普设施和场馆老化,维修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有些设施不能发挥作用。荆州市科技馆(原沙市科技馆)是按原沙市城区26万人口标准建立的,始建于1981年,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于1984年正式投入使用。荆沙合并后,城区人口已近75万,科技馆的现有规模和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科技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着向全市人民进行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质,激发创新精神的公益性工作任务。本身不具有创收的能力和条件,由于运行经费不足,建设标准不高,展教设施、设备及展品匮乏,加上年久失修,致使展厅出现倾斜、顶梁断裂等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严重制约了科技馆作用的发挥,科技馆展厅的改建和维修迫在眉睫。?

4、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手段落后,队伍素质不高。我市农业受过去常年种植模式的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受限制,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加上农村科普资质匮乏,科普资源开发不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较慢,科普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科技素质不高,符合农村需求的互动型科普活动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科普工作的推广。?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科普工作,加快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步伐,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宣传力度,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等全国性的科普活动,组织好科技下乡等综合性科普活动,开展科技专家服务“三农”等特色科普工作。各级科协要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一是搭建科技培训服务平台,发挥科协主阵地的作用,特别要以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主题,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结合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实际需要,结合本地农村产业结构、特色经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等实际情况,为各类科技培训提供教材和培训内容服务;二是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农函大的科技培训,使农村科普知识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重点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

第二、加强对农技协的服务和指导。一是建立健全农技协的指导机构。依托各级科协建立农村专业技术组织指导办公室,做到有“专人抓、专人管”,坚持民办官助、官民结合,凝聚“官”“民”两股力量兴会的工作思路,维护“民办、民管、民监督”的原则;二是加大对农科协的扶持力度。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对各类农科协在管理、登记、税收等问题上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办法,为农村专业技术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帮助农科协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搞好对接,使其成为“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规模化;四是进一步抓好基地试点工作。各级科协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原则下,搞好试点,积极向上争取中国科协、省科协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农民增收的造血项目为依托,以点带面,调动农民参与创建各类农科协的积极性,提高协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加大对科普工作的资金投入,营造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在保证科普场馆和科协资产不被挪用作它用的前提下,一是要把市科技馆修建改造纳入市里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当中,加大对科普阵地的资金投入。加快科技馆展厅改扩建步伐,满足荆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积极向中国科协、省科协及社会各界争取资金和援助,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争取省科协、省财政的配套资金。三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整合利用相关资源,对现有科普设施及场馆进行改革和更新改造。盘活科技馆现有土地资源存量,在不增加财政投入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科学规划,拆建科技馆展厅,更新设施、设备及展品,力争将市科技馆建设成江汉平原区域性科普展教中心,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


2007年7月25日
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9 鄂ICP备11006217号-1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路253号 电话(传真):0716-8255040 邮编:434000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