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阅读2303次,日期:2016-11-16 16:11:55
2004年11月15日,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在上海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人进入超级计算前列。
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被称为我国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达到峰值速度每秒11万亿次、在世界上率先使用网格路由器、跨越32位计算和64位计算“界河”……专家指出,曙光4000A实现了国产超级服务器在主板设计等核心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工业标准机群的技术增值,攻克了一系列大规模机群计算的关键技术,造价和功耗远远低于国内外同类计算机。
高性能计算机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设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上世纪90年代,面对发达国家的禁运和封锁,在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相关科研团队从无到有,夹缝中求生存,发展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打破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被国外一统天下的局面。
据了解,“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技部“十五”“863”计划的重大成果,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三方共同研发制造,于2001年启动预研,2004年6月最终研制成功。可以说,曙光一号、曙光1000、曙光2000、曙光3000、曙光4000A……从1990年至2004年,一路走高的曙光在产业化道路上一枝独秀。
如今,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神威·太湖之光”,峰值性能125.436PFlops,也就是每秒执行超过12.5亿亿次浮点计算。而中国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项目“神威E级计算机原型系统”项目也正式启动,目标是实现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计算,约相当于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10倍。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