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科协动态

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 3+1 ”试点 工作周报

被阅读2310次,日期:2018-06-21 15:05:23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基层科协建设,强化基层基础,交流工作经验,凝聚改革共识,探讨新时代推动基层科协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中国科协于 5 月 25 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组织召开了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座谈会。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组织人事部部长王守东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中国科协常委、组织建设专委会委员武向平院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分管组织建设的副主席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试点市县科协负责同志 80 余人参加会议。现将会议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会议基本情况
    座谈会突出了深化改革、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主题。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改革,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深化群团改革,沪宁同志特别强调要“强化基层基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改革精神,审时度势提出在科协系统开展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怀进鹏书记突出强调要发挥“三长”等关键人物的作用,抢抓新时代新使命新部署带来的重大机遇期,奋力实现基层科协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协年会首次设立群团改革板块,“3+1”试点工作座谈会作为该板块的支撑活动,充分显示了中国科协对加强基层科协建设、推动基层科协改革的高度重视。束为书记十分关心座谈会筹备情况,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宋军书记多次听取座谈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全力支持推动座谈会顺利召开。座谈会展示了“3+1”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初步成效。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级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部署,制定“3+1”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三长”兼职挂职情况调研,认真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典型模式,向中国科协报送有关案例 60 余篇,为开好会议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次座谈会是半年来“3+1”试点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会,会上浙江、江苏、四川、重庆 4 个省级科协,浙江台州、山东菏泽、湖北襄阳、江苏连云港 4 个市级科协,浙江余姚、福建福安、江苏东台 3 个县级科协做了经验交流,河北省科协、宁波市科协做了即席发言。为增强效果,25 日上午与会代表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柯岩宇成蔬菜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现场交流观摩了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发挥作用情况。座谈会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充分展示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级科协在推进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为下一步做好试点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充分体现了各地各级科协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座谈会对推动“3+1”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半年来,各地各级科协在推进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成绩也面临问题,此次座谈会是进一步凝聚思想、明确思路的部署推进会。束为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从政治高度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科协建设、开展“3+1”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基层科协建设是科协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迫切需要;是夯实基层基础,破解基层科协人员、编制、场地、经费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科协组织找准职责定位,推动基层科协围绕精准脱
贫、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作用的迫切需要。突出强调吸纳“三”进入基层科协组织第一是要获得科技工作者认同、老百姓认同、地方党委政府认同。基层科协没有三个认同,就是光有科协之名,而无科协之实。第二是为解决科协组织从全覆盖到效能优化的问题。中国科协按照“六个哪里”要求积极推动科协组织扩大有效覆盖,但光有科协组织即“岗亭”不够,还需要有人员队伍即“哨兵”,还需要发挥作用即“巡岗”,目前基层科协普遍面临人手不足问题,吸纳“三长”进入科协组织就是为了解决“哨兵”问题和“巡岗”问题。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科协取得的初步进展和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各级科协认真梳理和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探索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王守东同志在总结中对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各级科协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履行好桥梁纽带作用;二是注重协同化,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开展工作;三是注重持久性,加强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四是要在“1”上做好文章,加强上级科协指导;五是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考核,尤其是与中国科协签订省会战略合作协议的省份,应严格对照协议要求推进工作;六是加强典型示范,注意发现工作中的亮点、难点和特点,各级科协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切实提升科协系统组织力。
    二、会议主要成效
    座谈会通过分析形势、分析现状,交流经验、集思广益,进一步明确了做好“3+1”试点工作的思路举措。主要取得如下成效。凝聚了各级科协的思想共识。会议通过学习传达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交流各地科协开展试点工作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使大家把思想和共识凝聚到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凝聚到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凝聚到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上来。大家纷纷表示,吸纳“三长”进入科协组织找到了基层科协改革的着力点,切中了要害,下一步要把“3+1”试点工作作为推动基层科协改革、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通过吸纳“三长”、推动“三长”发挥作用,使基层科协真正获得科技工作者认同、获得老百姓认同、获得党委政府认同,切实提升科协系统群众组织力。地方科协同志一致表示会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向党组汇报有关情况,加强对“3+1”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发挥地市级科协的关键作用,努力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切实把县乡科协建好建强,为全国基层科协建设
提供典型思路、典型方案。总结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会议总结了试点工作开展半年来
取得的初步成效。科协系统上下联通、通力配合,中国科协加强顶层推动设计,制定《中国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 3+1 试点工作总体方案》,把“3+1”试点工作纳入省会合作协议,加强“3+1”试点工作调研,建立“3+1”周报制度,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各省(区、市)科协及时启动、扎实推进,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部分省(区、市)科协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大工作进展。根据会前各省(区、市)科协上报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县级科协兼职挂职副主席 3892 人,其中“三
长”678 人,占比为 17%;全国共有乡镇街道科协兼职挂职副主席 13478 人,其中“三长”4247 人,占比为 32%。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试点工作模式。会议通过交流研讨,充分展示了试点工作中各地各级科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的典型经验,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各有侧重的工作模式。一是省级科协注重加强顶层推动和指导。浙江省科协高度重视“3+1”试点工作,从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群团改革要求的政治高度认识加强基层科协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系统规划“三长”推进工作,在全省所有 11 个市开展试点,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党建同步推进,明确提出“科协组织延伸基层、村社校企全覆盖”目标,为“三长”进入基层科协提供组织保障。江苏省科协因地制宜,在中国科协提出的“三长”基础上,明确提出把科技型企业家吸纳进入科协组织,开展“4+1”试点工作。省科协紧抓中国科协与江苏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机遇期,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为试点工作争取政策保障。四川省科协在充分开展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首批确定 18 个县级科协和 146 个乡镇(街道)科协开展试点工作。在吸纳“三长”进入科协组织、推动“三长”发挥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中部分试点单位不局限于“三长”,提出“N+1”模式,部分试点单位建立“三长”工作职责、例会、信息报告、定期督查考核、激励表彰等制度规范。重庆市科协注重规范吸纳“三长”工作程序,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区县科协兼职挂职副主席由区
县党委研究决定,乡镇街道兼职挂职副主席由当地党委研究决定,目前全市已配备“三长”兼职挂职副主席 641 名,其中区县科协 61 名,乡镇(街道)科协 578 名。注重加强制度规范设计,从明确职责任务、参与领导分工、落实工作待遇、纳入工作考核
等方面探索建立健全“三长”履职履责工作机制,调动“三长”副主席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常态履职、长效履职。二是市级科协注重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台州市科协认
真落实上级科协部署,挂图作战抓落实,2 月份出台意见,3 月份召开推进会,建立分片督查制度,市科协班子领导包干督查,将“三长”工作列入县级科协年度考核。加强对“三长”的联系服务,在全市开展科技人员状况调查,已掌握全市 103367 名科
技工作者信息,其中“三长”所在领域科技工作者比例达到 60%。注重完善制度保障,定期举办“三长”培训活动,推动各级科协将“三长”从事科协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三长”建设提供经费保障。菏泽市科协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科协改革和科协
基层组织建设的大力支持,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 6 个文件,在市、县区科协增设事业单位、增加编制、增加领导职数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9 个县级科协全部独立建制,168 个乡镇科协均配备专职科协主任,改革完成预计全市可新增事业编制 100 多人。
把吸纳“三长”作为县乡科协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县级科协通过换届吸纳 114 名“三长”进入县乡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举办三期培训班,提升“三长”参与科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襄阳市科协积极融合市直机关和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力量,在市级
层面与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实施意见,强化“三长”作用发挥的引领推动;在县乡层面,积极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将“三长”工作纳入县级科协换届、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全覆盖和实施科协改革专兼挂工作中。实际工作中注重拓展“三长”广度,
吸纳“路长、馆长、库长、河长”等致力于服务基层经济科技发展的科技工作者进入“三长”队伍,探索“关键少数”最大化公式。连云港市科协注重强化组织领导,以市委办名义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成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组织部副部长、科协主席任副组长,各县区委、市编委办、科技、教育、财政、农委、卫计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健全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将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将试点工作纳入市县科协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对完成情况定期督促检查,层层追踪问效。三是县级科协注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抓好落实。余姚市科协通过市委和市委办转发换届选举文件,明确要求把卫生、教育、农业等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列入各级科协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领导机构选人建议名单,与同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充分对接沟通,把有业务专长、熟悉基层工作、热爱科协事业的“三长”推荐进入科协组织。福安市科协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协班子结构,通过吸纳“三局三长”进入领导机构,构筑了“科协+涉科部门+三长+科技工作者”的科协组织体系,解决了科协在跨部门协调上的工作难题。东台市科协联手教育、卫生、农委和经信等部门,对 209 名“三长”实施全面调研、全员建档,择优确定具有任职资格的“三长”120 多人。紧抓市镇两级换届契机,吸纳“三长”进入科协领导机构,市乡两级科协兼职副主席中“三长”占比达到 66%、常委中“三长”占比达到 50%。为推动兼职副主席充分履职,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将 2 名“三长”(市人民医院院长和市蚕桑中心主任)工资关系转移至市科协,强化考核
激励。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会议展示了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与此同时也反映出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试点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各级科协对于如何通过“三长”加强基层科协建设、推动基层科协改革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基层科协多把工作重心放在吸纳“三长”
进入科协组织方面,但对如何推动“三长”有效履职、发挥作用缺乏思考和实践,不同程度存在重吸纳轻服务现象;基层科协普遍对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了解较少、联系较少,科协组织对“三长”缺乏吸引力。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会议交流发言中地方科协
同志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下一步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加强上级指导在“1”上下功夫。中国科协继续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顶层谋划,形成推动基层科协改革的更加科学合理和清晰明确的制度设计,为试点工作提供指导和遵循。把“3+1”试点工作与省会合作、科学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巡回报告活动等工作有机结合,为基层科协提供更多资源、平台和抓手。省级科协继续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推动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分步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既要有统一目标要求,也要突出各地特色亮点,避免“一窝蜂”,不搞“一刀切”。市县乡科协继续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组织、编制、财政、卫生、教育、农林、经济等部门的联合协作,为“三长”进入科协组织、担任科协职务提供政策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在“3”上做文章。研究建立吸纳“三长”制度规范,明确通过换届选举、召开全委会或常委会增补等方式吸纳“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领导机构兼职、任职的方式。研究建立吸纳“三长”考核制度规范,把吸纳“三长”任务目标化、项目化、责任化,实行年中督查、年底考核。研究建立“三长”履职制度规范,明确“三长”进入科协组织兼职挂职的职责分工,为“三长”充分履职、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加强调查研究,在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上出实招。推动基层科协开展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基本情况调研,摸清卫生、教育、农业等各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分布和实际诉求,找准“关键少数”,建立“三长”人才库,加强联系吸纳服务。充分利用科协的平台渠道资源优势,为各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总结提炼,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上见实效。坚持边试点边提炼,充分利用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周报机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级科协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典型模式,为全国基层科协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9 鄂ICP备11006217号-1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路253号 电话(传真):0716-8255040 邮编:434000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