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市区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发掘、传承、保护、利用工作,让红色资源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为沙市区奋力冲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区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由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荆州市史志研究中心与荆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系列报道:《知荆州.爱荆州.兴荆州 身边的红色印记》,今天播出第八集《抗洪精神 助力沙市冲刺全国百强城区》。
坐落在万寿宝塔东侧荆江园内的“九八抗洪纪念碑”长19.98米、宽2.785米、高1米。19.98米长的基座,寓意着在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纪念碑正面是湖北省原政协主席王生铁撰写的《虎年抗洪》七言古风诗,碑文上方为一组军民携手抗洪的铸铜雕塑。基座两端分别是三峡大坝和荆江分洪闸北闸的石雕,展现了九八抗洪期间,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和荆州人民与洪水殊死抗争的奋斗史。
沙市区解放街道红色讲解员 余俊芳:1998年8月17日,第六次洪峰到达荆江大堤沙市水位达到历史最高记录45.22米,面对这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斗争。为了纪念波澜壮阔的九八抗洪,经湖北省水利厅和荆州市人民政府多次协商,决定在九八抗洪主战场荆州修建“九八抗洪纪念碑”。
说到九八抗洪,不得不提观音矶。观音矶始建于南宋年间,伸入江中200多米,顶承江流,保护江堤,化解荆江危险。观音矶还留下了1998年洪水沙市最高的水位线45.22米和1954年荆江分洪水位线44.67米的史迹刻痕。1998年夏,长江全线迎战8次洪峰后,观音矶旁修建了“九八抗洪纪念亭”,成为抗洪斗争胜利的纪念地。
荆州市万寿宝塔管理中心红色讲解员 杨竹:“九八抗洪纪念亭”是1999年建的,它是为了纪念九八年那些牺牲的英烈们,这个石碑上一共刻有35名英烈的名字,其中有一名叫作李向群的同志,他是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因为劳累过度而牺牲的。现在每年来参观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上万人,游客们在这里学习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近年来,沙市区高度重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已摸排各类红色遗址35处。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沙市区在做好红色遗址修缮的同时,创新形式传播红色文化,通过开展红色主题展览、阅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一批红色遗址遗迹焕发新的生命力。
沙市区史志研究中心 何媛媛:积极主动争取荆州市博物馆和文保中心的专业支持,帮助完成对青杨巷18号的修缮工作;在沙市区岑河镇西湖村建立西湖村烈士陵园,将其绘入荆州全景红色地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课堂;为“刺柱”、晴川书院旧址立碑,并整治提升周边环境,延长了红色教育线路。下一步,沙市区将继续加强区内的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让更多社会公众感受到沙市革命精神和红色历史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