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省科协八届三次全委会议工作报告》和《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航在全省市州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
荆州市科协办公室
2014年1月28日
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加快建设“创新湖北” 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而奋斗
??在省科协八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省政府副省长、省科协主席 郭生练
同志们:
我代表省科协八届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请与会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省科协全委会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抓落实,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成功承办高层次科技论坛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术繁荣和人才成长
一年来,组织所属135家学会(协会、研究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核心问题,开展了280多场学术交流活动,3万余人参加活动,交流学术论文1万多篇。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30多场次,出访团组8批,接待国外科技团体3批。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实施“晨光计划”,重点资助27位青年学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和掌握国外前沿科技信息动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10月24?25日,由中国科协和湖北省政府主办、省科协牵头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隆重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湖北省副省长、省科协主席郭生练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围绕“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的论坛主题,多位院士、来自国内外从事环境保护和湖泊研究的专家学者共1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和论坛报告会、3个分论坛活动,开展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共商湖泊保护与发展大计。论坛在湖泊流域统筹管理及资源保护、湖泊保护与开发利用、湖泊水文生态修复与重建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决策咨询成果,现已汇编成集,其中题为《关于保护湖泊健康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建议书,由中国科协专报国务院,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湖北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力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全面推进科技思想库湖北分库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作用,围绕“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活动,形成了一大批课题成果。根据专家建议编印《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简报》37篇,上报中国科协、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其中1篇被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专刊采用,12篇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19篇被省委办公厅《工作简报》采用转发,4篇被省政府办公厅《咨询参考》、《决策调研》转载。进一步充实高水平决策咨询人才队伍,入库科技专家已达600多人。湖北省科技思想库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中国科协的充分肯定,在全国科技思想库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度考核中,我省再次荣获第一名,实现了年度考核“三年冠”,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批示:“湖北科技思想库建设的经验值得推广”。
积极实施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我省5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3名农村科普带头人、23个科普示范社区获得中国科协表彰并得到以奖代补资金奖励。继续联合省财政厅实施“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全省60个科普示范基地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组织科技工作者以成果转化为重点,面向企业深入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活动,全年完成“金桥工程”项目159项。在襄阳、黄石两地128家企业试点实施“企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广应用平台”项目,以国外科技专利信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省委人才工作“六个一百”项目??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今年在全省新建企业工作站10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总数达143家,组织省内外61位院士和一大批专家进站开展技术研发,其中引进外省院士37名。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已覆盖全省17个市州,建站企业涵盖农林牧渔、机械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三、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共建协议,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2013年6月4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在武汉与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共同签署《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锁定了湖北省到2015年实现辖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5.7%的工作目标。围绕落实目标任务,省科协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方针,在全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解任务、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的公民科学素质社会共建机制。承办召开2013年度全省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并代表省政府与17个市州政府签订《湖北省加强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将提高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科学教育与培训能力、科普人才建设能力、大众传媒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科普经费能力等工作指标分解至各市州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各市州在“十二五”时期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责任。全省各级政府也层层签定《加强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一级带动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全面形成,得到了中国科协充分肯定。
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重要职责,着力打造我省特色科普工作品牌。抓住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机遇,切实做好城镇社区科普工作,取得重要成果。2013年,全国首次城镇社区科普工作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推广湖北科协工作经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湖北”主题,举办2013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省委常委张岱梨、副省长郭生练出席启动仪式,并与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环保厅、华中师范大学负责人共同为全省环保“随手拍”获奖代表颁奖,为湖北(洪山地区)科普资源开放共享联盟授牌。科普日期间,全省各级科协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了105场主场科普活动、90场科普联合大行动、20场高校科普开放日活动、31场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活动、48场农村科普惠农行动、70场青少年科普联合行动,全省直接参与活动的群众达660万人次,湖北省科协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环保部联合授予201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奖。与省直有关部门成功联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展示活动和2013年科技周活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据统计,各级科协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普报告会120场,组织全省科技场馆举办科普展览120场,全省各地农业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送科技下乡210场,120万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全省性科技活动,深受城乡居民欢迎。积极组织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北巡展活动,围绕“体验科学”主题在10个县(市、区)举办科普展教活动120余场次。联合省财政厅共同启动实施“科普示范助力新社区行动计划”,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重点资助100个“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建设。认真落实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关于加强科普创作、多出精品的指示精神,开展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征集评选,77部实体型和数字型科普作品获得表彰,并向社会宣传、推介。深入全省10多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督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有力推动了《科学素质纲要》的深入实施。
四、认真履行桥梁纽带职责,积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搭建服务平台
各级科协认真履行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要职责,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表达其心声、反映其诉求、维护其权益,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全省各级人大和政协中数千名科技界代表和委员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每年“两会”期间,人大科技界代表和政协科协界委员都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科技问题,提交一大批有价值的议案和提案。省科协每年组织编撰湖北省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投资环境《蓝皮书》,发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受好评。继续实施“海智计划”,先后成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武汉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工作基地,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出席武汉东湖高新区工作基地成立仪式并授牌,通过“海智计划”工作平台,先后组织了30多位海外专家带着技术研发成果和技术合作项目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襄阳市高新区以及孝感市高新区进行了洽谈。继续实施“科技创新源泉工程”,评选表彰了10个创新示范学会、5个优秀科技期刊、20名优秀科技期刊编辑、50名创新创业人才,以奖代补,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有力推动了省级学会提升服务能力,为新的学术思想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提供了源头活水。各级科协积极探索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的新机制,认真做好科技事务司法鉴定工作,全面受理科技工作者来信、来电、来访400多人次,受理维权案件166件,全都得到妥善解决。建立健全院士专家联系服务机制,定期走访慰问院士、省科协常委、科技专家,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2013年湖北省院士专家新春联谊会。全面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全省17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