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阅读1537次,日期:2014-06-03 08:00:00
2013年,荆州市金融学会围绕辖区内金融工作中心,广泛开展学术成果交流。同时,切实加强对学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千方百计调动各会员单位的积极性,使学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绩显著,亮点突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召开市金融学会理事会。2013年5月18日,市金融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在市人民银行召开,各团体会员单位分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以及金融学会秘书处人员参加。会议传达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武汉分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第七届理事会期间工作情况,并对今后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会议表彰了荆州市金融学会2012年度优秀论文获奖者,审议并通过了《荆州市金融学会2012年度财务报告》。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组织形式多样的金融科研活动。
市金融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确立了“立足金融、面向经济、服务中心,全力支持荆州市‘壮腰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求牢牢把握“金融改革”、“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两大主题,广泛动员各会员单位的科研力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多出调研成果。
2012年,围绕《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乡进程动态互动关系》研究课题,通过与高等院校有关专家的交流合作,依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统一的方法,验证了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并进行了短期和中长期分析。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此研究报告上报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并在《武汉金融》2013年第10期刊载。
三是以金融学会为依托,推动辖内金融调研工作上新台阶。市金融学会认真做好2013年度的课题研究工作,促进金融调研工作有所创新。各会员单位掀起了全市金融系统调研工作的高潮,使调研工作更富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截止2013年11月底,学会共收到各会员单位调研文章40多篇,其中有11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全市共被录用调研文章14篇。2013年荆州市邮政储蓄银行在全行范围内深入展开了“风险合规”的征文活动,积极探索邮储工作新思路、新办法,共收集论文10篇,上报省分行4篇,其中“四个集中”的批量数额模式被总行推广。
四是发挥金融学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辖内金融调研工作上新台阶。金融学会充分发挥其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组织广大会员单位和会员开展学术讨论和学术成果交流,从理论上正确引导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以推动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年来,学会组织的调研文章有15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89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金融学会在引导、组织相应部门和个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定期召开有各商业银行和辖内支行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行长)参加的金融学会秘书长会议,交流调查研究成果,畅谈调查研究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意见和建议。每一次会议都有记录有总结,并及时将好的经验和建议传递给各团体会员单位和会员,为进一步提高金融科研水平指明了方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以课题带队伍,开展群众性金融调研活动。为了充分利用荆州中支辖内金融机构的调查研究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科研活动,实现以课题带队伍,用调研培养人才的目的,使金融研究成果服务金融实践,学会秘书处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将调研课题以文件形式下达各团体会员单位,要求认真做好2012年度的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学会秘书处还组织专人到石首、公安、监利等县(市)支行进行调查,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共收到重点课题研究报告5项。今年10月份,在市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中,金融学会推荐的优秀论文中有5篇获奖,说明金融科研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成果显著。
六是收集、整理、编辑、上报经济金融信息。根据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的要求,金融学会在每月下旬须按小时上报荆州中支辖内金融系统各类经济金融信息。为抓好这项工作,学会秘书处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了有关收集、整理、编辑、上报的相关细则,与中支相关科室建立了定期联系联络制度以利于及时了解、收集、整理信息;同时要求各县(市)支行办公室在每月25日之前按时上报。今年以来,金融学会累计上报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经济金融信息120多条,其中有10条得到研究处有关领导的肯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是不断完善学会的基础工作,提高学会工作水平。完善学会工作制度是提高学会工作水平的关键,也是鼓励金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的前提。为此,我们坚持并完善了学会的有关工作制度:(1)完善了学会的会议制度,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学会在年初召开了理事会议,听取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会工作,加强了会员的归属感,使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学会还建立了秘书长例会制度,讨论和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会具体工作事项,并为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做出指导。秘书长例会制度的建立,使学会工作运转更加正规有序,及时研究和解决了学会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发扬发主,调动了学会单位参与学会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学会还建立了发文制度,全学学会共发文1 0个,将学会的工作情况及时有效地向各会员单位、上级部门及有关领导作了反映和交流。(2)完善了学会的组织建设,增强了学会的战斗力。主要是对理事会、秘书处人员进行适当调整,使人员结构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学会工作的开展。(3)制定了定期的培训学习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门的学习和培训,或走出去学,或请进来教。2012年8月3日、荆州市金融学会理论研讨会在荆州市人民银行隆重召开。市金融学会11个会员单位110名会员及人民银行相关人员共260人参加了大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林翠华同志作了“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的主题报告。为普及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金融知识,加强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理论探讨起到了很好作用。
八是努力提高《金融与市场》会刊的综合质量,并以此为园地,及时刊登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金融调研成果,更好地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会刊是金融学会的“门面”,是广大学会会员交流和学习的园地,其综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会的形象。所以,我们今年首先是在稿件质量上下真功夫。年初,学会秘书处为此专门召并会议部署,将辖内务支行的上稿数量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同加强考核信息反馈和督促,使稿件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学会要求按照金融工作的热点、难点,确定刊发重点(要点),每季度发布《刊发要点指南》,指导作者踊跃撰稿、投稿,这既有利于组织到编辑部当期所急需的稿件,避免了“来稿照登”的被动,又有利于提高撰稿人的上稿率,增强其信心。通过组织和参与专题(课题)调研、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主动约稿、组稿。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网络组稿的作用。
目前,我们已与40多个兄弟学会建立了联系联络、定期交换经济金融内部资料,积极借鉴兄弟学会办刊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认真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刊载他们来稿中的优秀稿件;为使刊物版面创新。我们着重对刊物进行了改版工作,封面设计,装帧有了一定的改革,栏目设计新颖,并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动态,抓住热点问题进行编稿,出精品文章,使刊物面貌焕然一新。学会充分利用会刊这一园地,为各县、市和本机关中、青年职工申报技术职称提供论文、证据、素材, 为他们申报技术职称提供了便利。今年学会秘书处共为12名干部职工提供了申报职称的窗口,并为更多的金融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舞台。
201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