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宣传 推广科技成果
创建高产示范样板。农科院通过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坚持抓好各种科普活动,重点办好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提高服务“三农”效果。2000年以来,举办棉花、西瓜、甜瓜等科研成果高产示范样板10多万亩,多次召开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组织举办种植“荆农”牌良种高产竞赛活动,鼓励农民种好“荆农”牌系列良种,展示“荆农”牌良种高产、优质特性。
近几年来,农科院分别在江陵马家寨、松滋八宝、公安麻豪口、石首大垸、江西九江、湖南常德、岳阳等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0万亩,其中在松滋八宝镇南宫岗村、胜利村建立西瓜高产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集中示范“五种五收”(黄菜苔+甜玉米+西瓜荆杂18+棉花+辣椒)高效套种新模式,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讲座、科技赶集、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服务“三农”。 2010年以来科技下乡50余次,足迹遍布4省、20县市、50多个乡镇,培训农民20万人次,发放资料20万余份;通过实施服务“三农”科普活动,展现荆州农业科学院科技实力,树立“荆农人”良好形象,受到各地政府和农民好评。
发挥人才优势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国家土地流转和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政策出台,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得到发展,为农业规模经营和订单生产提供良好机会。荆州农业科学院凭借自身成果和人才优势,提供最新科技成果与各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先后在石首、公安、松滋、荆州区、沙市区、潜江等地建立中试基地,并组织技术专班跟踪指导。如石首市大垸镇黄金湾村,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165人,并挂“荆州农业科学院科研新成果示范基地”牌子。该社共种植300亩荆杂18西瓜,平均亩产3000公斤,每亩收益在2500元以上;种植650亩荆杂88F1棉花,每亩收益在2000元以上。此模式让农民明显增收,受到当地群众和政府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