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研发水平
公司现有员工400多人,技术人员8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美籍华人蔡东伟博士为首的公司研发团队,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平台,密切与特聘院士及其团队展开积极的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公司的产品研发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公司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公司具备从生产1克到100千克、压力从极限真空至20MPa、温度从零下150℃到450℃的实验和中试装备,购置了磁共振、液质联用、高效液相、气相色谱等一整套医药及化学合成的检测设备。公司形成了以100吨孟鲁司特钠中间体MK5为拳头产品,以盐酸洛贝林、溴环合物、手性拆分剂系列等近十个各具特色的产品为辅的产品体系,并将MK5发展成为全球产能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品质第一的产品,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稳固了公司发展的基础。
2012年7月,经批准,成立能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公司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家邓子新院士及其团队合作。
加强科研合作提高产品质量
近年来,能特公司加强与院士专家的科研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院士专家团队指导企业在技术上进了创新。一是三甲基氢醌项目建设。在院士专家的指导下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了“空气氧化、加氢还原”的氢醌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与日本的工艺水平相当,具有成本低、杂质少、无污染等优点。二是二甲酚生产工艺的改进。二甲酚为生产原料药吉非罗齐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的二甲酚生产工艺均为对二甲苯经过“硫化、碱熔”两步反应所得,生产过程中污染极大、转化率低、成本很高。公司在院士专家的帮助下已经成功开发出了清洁的二甲酚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同时,邓子新及其团队帮助企业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一是院士专家帮助企业继续完善了MK系列产品的工艺革新,保持该产品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二是在院士专家的带领下,企业对瑞舒伐他丁中间体产品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酶法??化学法结合的方式生产该产品,一方面打破了该产品的工艺专利保护,另一方面降低了该产品的成本。
同时,公司向湖北科技厅申报湖北省科技项目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争取获得500万元的资金支持。